中国光学学会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5-10-22 阅读次数:23
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国家重要科研平台,不仅在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研究、高水平人才培养、学术传播与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密切关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通过举办科普活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激发创新自信。
实验室的前身是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MOI)。实验室从2009年起至今已举办了17届中学生光学夏令营,每届50-60人左右,每年暑假从全国各地的高中生中遴选国内优秀高中生及少量外国学生参加这个纯公益的夏令营。四天的夏令营活动时间里,学员们经过开幕、破冰、上课、动手做实验,才艺表演、评选优秀学员和辅导员、闭幕等环节,通过亲自动手、亲眼观察、亲身体验,来完成新颖有趣的光学实验、认识美丽神奇的光学现象、感受魅力四射的光电科技。夏令营课程还注意启发同学们自主思考、独立探索,并通过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加深同学们对光学学科和光电科研的了解和兴趣。《从微观见世界》、《创造你的3D世界》、《三维全息投影》、《莫尔条纹的秘密》、《循迹小车》、《手机物理工坊》等课程经过长期打磨已经成为经典科目,活动形式日臻完善,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受到家长孩子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2020-2022年的光学夏令营由于疫情的影响改在网上举办,一名来自贵州湄潭名叫唐书山的高中生参加了第十二届线上光学夏令营,这次活动在他的心里种下了科学的种子。他说:“那堂课上我第一次用MATLAB画出了彩虹,那不仅是一条彩虹,更是我画出来的一个梦,未来我也想攻读光学专业”。两年后他考取了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信息大类,浙大校长吴朝晖亲自给他颁发了录取通知书。
从2018年起,实验室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516国际光日”活动,每年在国际光日都会举办相关主题的科普活动。我们把中小学生请到玉泉或者科创的大厅,安排显微镜、全景视频VR眼镜、盲人视觉辅助仪、微纳光纤数据手套、新型原子力显微镜、电子肾镜、全景环带光学成像系统、智能穿戴型眼镜等光电仪器设备,让同学们亲手实践触摸,开阔了眼界。
今年的国际光日活动,为了让位于偏僻山区的大凉山的孩子们同样能接受到科普教育,实验室师生党支部、光电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与四川凉山州昭觉中学联合举办的“光联未来·昭启星河”系列支教活动。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量子通信”课,在大凉山深处的校园里点亮一盏通往未来的科学明灯。
此外,我们也会安排老师去各地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大学教授直接面对中小学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授科技前沿成果,激发并提升学生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给孩子们打开未来之窗,受到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