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学学会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科普教育基地简介

发布时间:2025-10-22 阅读次数:25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依托光学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微光机电系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名、天津市教学名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全国青年女科学家1名以及国家级青年人才11名。

基地充分发挥光学工程学科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发优质科普课程,广泛辐射社会公众。姚建铨院士牵头建设《神奇的激光》在线科普课程,并编著《奇异的光——激光》科普读物,虽已年逾八十,仍坚持每年赴全国各地中学开展光学科普讲座。依托天津大学OPTICASPIE学生分会等平台,基地面向社会提供科学前沿咨询、举办科普讲座、传播光学知识、开展技能培训,营造了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同时,基地借助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向中小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介绍光学仪器使用方法,并开展创意实验活动。此外,基地还组织实践团队赴甘肃宕昌、广西宁明、福建安溪、河北深州、湖南茶陵等地开展支教与科普服务,将专业特色融入社会实践中。

基地设有光电信息学生创新实验室,开发了智能小车、酒精度测量等多项互动实验,将前沿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科普内容。该实验室已支持学生完成课题100余项,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竞赛奖项20余项。依托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地在海棠节等活动中面向公众开放光镊(诺贝尔奖获奖技术)、激光雷达(智能驾驶关键硬件)、飞秒激光器等先进实验系统,开展互动体验活动。基地还积极拓展线上科普模式,通过新浪微博平台发布高质量内容,实现科学知识广泛传播。目前已累计发布活动纪实等微博50余条,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将“集成光子芯片技术前沿”等专业主题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显著提升了基地的影响力和科普覆盖面。


商店的门口前有许多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一些人在厨房里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