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科普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5-10-23 阅读次数:14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是我国光电与仪器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依托精密仪器及机械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中心、微纳系统与新材料技术国家级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科研实力雄厚,为开展高质量科学普及工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与坚实的保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院积极响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整合优势资源,重磅打造了特色鲜明的科普创新实验室,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面向社会公众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创新实验室作为基地的旗舰项目,是由中国科技馆、重庆大学牵头共建,重庆市科协创始参与的中国首个专注前沿科技成果“硬”科普转化的“产、学、研、用”组织式科普研究与服务机构。它已被作为核心支撑列入《重庆市打造西部科普中心实施方案》,致力于通过研发具象化的实体科普展品,将高深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公众可感、可知、可互动的“硬”科普体验,是国家科技软实力的直观体现。

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已于2024年11月立项首批“首台套”原创科普展品项目(投入约700万元),汇聚了来自清华、中科大、中科院、重大等全国14家顶尖科研院所的18个优秀项目。这些展品已于2025年9月在北京全国科普月全国主场活动中成功首展,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现场视察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公开认可,并将于11月开启全国巡展。其创新模式已以“专报”形式呈报中央,并由潘复生院士作为建议提交全国两会,获得了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肯定。

实验室将常态化征集面向“硬”科普转化的优秀科技成果,并适时遴选立项实施。实验室积极推广展品成果,所研发的科普展品由实验室与来源学者(单位)共享知识产权,显著体现主创团队的获得感, 包括但不限于在中国科技馆等高端平台展出、署名主创团队、颁发科技馆收藏证书、推广转化收益等,为科学家学者搭建公众桥梁,显著提升科技成果的影响力,有力塑造学者与所在单位的良好公共形象。


中国光学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虎溪街道校地合作科普场馆

图1 科普创新实验室挂牌“中国光学会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大学科普研学实践基地”及“虎溪街道校地合作科普场馆”


 

图2 建成并运行“科普创新成果展览中心”  



 

DSC03697

图3 科普基地常态化接待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