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特邀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06 阅读次数:2543
姜会林 教授 |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个人简介:
姜会林,男,1945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系统设计、光电动态检测、空间激光通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均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授权发明专利52项,发表学术论文281篇,出版学术著作7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组部授予“中央直接掌握与管理的高级专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报告题目:空间目标多维度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逐年增多,对空间目标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空间目标的种类与探测技术的主要内涵与应具备的功能,分析了国内外空间目标探测的现状与趋势,论述了空间目标探测的难点、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空间目标的高精度跟踪、高分辨率特性测量和高速率信息传输等,以期实现空间目标跟踪精度、成像分辨率和信息传输速率的大幅度提升,为我国空间信息安全奠定技术基础。 |
|
骆清铭 教授 |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个人简介:
骆清铭,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及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先后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英国工程技术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及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SPIE/IET/OSA/AIMBE Fellow)。曾任中国光学会激光医学分科学会(2001-2004)、生物光学与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2004-2009)、及首届生物医学光子学(2009-2015)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信息光电子学与生物医学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率先开展单神经元分辨水平全脑网络可视化研究。主持973、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等重大项目,拥有60余项专利,在包括Science,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Method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及湖北省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201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及多项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报告题目:神经光学成像 摘要:继欧盟和美国脑计划之后,中国脑计划即将启动。实施脑计划的关键是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我们在神经光学成像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亚微米体素分辨水平的全脑显微光学成像技术体系,绘制出单细胞分辨的小鼠全脑三维神经连接图谱;发明多模式成像系统,高时空分辨获取脑皮层血流分布和血管结构信息;研制全光纤近红外光谱成像仪,首次从人头颅表面无损检测到视皮层活动时的光学神经快信号。 |
|
孙方稳 教授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个人简介:
孙方稳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副系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和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是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一直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理论和实验的研究,主要围绕多光子态,金刚石氮-空位色心及光学微纳体系在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开展系统地研究,在量子光学基本理论、量子超分辨成像和量子精密测量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在Nat. Photon.,Phys. Rev. Lett.等刊物上以主要作者发表文章70余篇。
报告题目: 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的高空间分辨率量子传感 摘要: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因为其独特的特性,已经成为可以同时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测量灵敏度的量子传感器,将广泛应用于微纳尺度下电磁场,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中。现阶段已经有多种超分辨成像技术应用于金刚石NV色心体系,而基于电荷态操控的电荷态耗尽纳米成像术所用的激光泵浦功率低(受激辐射耗尽纳米成像术的1/1000)和空间分辨率高(小于10纳米)等特点。同时该电荷态耗尽纳米成像术可以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电子自旋量子态的操控和检测,结合量子调控技术,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物理量测量。 |
胡慧珠 教授 | |
浙江大学 | |
个人简介:
胡慧珠,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曾获国家863计划先进个人、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担任国家级科技计划专家。长期从事光学惯性与传感技术研究,在去偏干涉型光学惯性传感器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和装备作出贡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国家及省部级表彰。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报告题目:光学传感技术——从干涉到量子 摘要:报告主要介绍,干涉式光学惯性传感器具有全固态、高可靠、长寿命等特点,是一种精度/体积/成本等综合性能优良的惯性传感器,在航空、航天、航海、大地测量、隧道开凿、工程测量、石油钻探、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报告人所在团队采用创新的去偏方案,利用单模光纤构成干涉光路,实现了去偏干涉式光学惯性传感器的研发和工程化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去偏干涉式光学传感技术体系。量子技术被认为是更高精度光学传感技术的发展方向,报告还介绍了在量子式光学传感技术方面开展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