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光”王大珩

发布时间:2020-11-13 阅读次数:41663

王大珩(1915.2.26─2011.7.21),汉族,生于日本东京。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



王大珩先生是中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工程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王先生从近代历史中走来,

他属于中国。


他亲身经历、投身奋斗的新中国建设之路,今天仍在我们每一个人脚下。


“光学人物”专栏将分上中下三篇,摘录、记述王大珩先生不为人们熟知的一些生平点滴。


上篇:


父亲

清华园、同学少年、英伦岁月


中篇:


“森女随父业,光学老又新”,女儿王森眼中的父亲

“八大件、一个汤”,“150-1工程”与“长光所”


下篇:


战略科学家

与光学学会的情缘


1933年,王大珩与父母弟妹合影

前排右起:王应伟、周秀清;中排右起:王大珍、王大瑛、王大瑜、王大琬;后排右起:王大珩、王大玫、王大琪


“我的小名叫膺东。生于1915年。那年的大事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父亲因此給我起了膺东这个小名,寓意是满腔义愤打击东洋——日本帝国主义”。                                                                                              ——王大珩《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


父亲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1877——1964),字硕甫,江苏吴县人。吴县在17世纪就出了两位光学仪器制造家——薄珏和孙云球。薄珏曾制造过精密度很高、构造先进、装配在铜炮上的千里镜。孙云球是中国民间最早制造望远镜的人。他还曾总结各种造镜经验写成一部《镜史》。


王应伟自幼在家中书斋跟从塾师学习儒家经典。而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尤其喜爱。家道殷实的王家在王应伟不满20岁时忽遭变故,兄长、父母相继离世。王应伟虽已考取县学生员,此时则不得不开始作为私塾先生、中学教员的颠沛生活。而他在生活稍为稳定之后,便自费留学日本,进入东京物理学校数学科学习。他因为“在当时的学校中老第一名,因而由私费补为官费留学”。


数学、物理各科学业之外,王应伟还特别选择地球物理和气象学作为自己的重点学习领域。后因这些方面的成绩,毕业时他经由校长推荐进入东京气象台工作。辛亥革命之后王应伟回到国内,为中国的气象天文事业做了许多卓有成绩的工作。他还亲自招收练习生,培养出了后一代天文学家刘世楷、陈遵妫、陈展云等。

王应伟认为中国古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还是史学的重要分支,是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科学领域之一。晚年他以82岁高龄,主动承继清代学者钱大昕和李锐深研古历而没有完成的事业,开始编写《中国古历通解》。全书三卷六编,50余万字,对从魏景初开始到明大统历为止各家历法进行说明注释。


王大珩幼时心中的父亲是“不会笑”,“令人望而生畏”的。但是父亲从小就启发王大珩的科学思维,并超前教会了他中学数学和微积分。王大珩从小各门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被父亲称为“考胚”。但是父亲在离家调去青岛工作时,仍单独将王大珩带在身边,让他在青岛就学。王大珩后来回忆说,自己“最初对物理的兴趣”便是在青岛礼贤中学产生的。



清华园、同学少年、英伦岁月



1932年,17的王大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此时的清华物理系主任是叶企孙。王大珩的毕业论文由叶企孙指导,内容是安装高分辨率的光谱学设备,并利用它作为光谱线的精细结构研究。王大珩的论文《卢膜盖克干涉仪进行光谱高分辨率的实验》被叶先生给予了高分。而他的吹制玻璃技艺则是吴有训先生从美国休假回来教会他的。


叶企孙倡导教学“重质不重量”,重视因材施教。一次统计物理学考试,叶先生給王大珩的考试题目是对一本德文版统计物理学专著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吴有训1935年开设的“实验技术”选修课也让半个多世纪之后的王大珩记忆犹新。



前排左起:钱三强、王大珩、黄葳、陈亚伦;后排左起:杨龙生、杨振邦、谢毓章


1936年夏,王大珩从清华物理系毕业。当时全系毕业生为9人,加上从上海大同大学转来的于光远一共10名学生。而1932年考入清华物理系的学生是28名。除了王大珩和于光远之外,这些毕业生中还有钱三强、杨龙生、杨镇邦、谢毓章、陈亚伦和三位女生:何泽慧、黄葳和许孝慰。


1936年春,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合影

第一排左起:陈亚伦、杨镇邦、王大珩、黄葳、钱三强、杨龙生、张韵芝、孙湘

第二排左起:周培源、赵忠尧、叶企孙、任之恭、吴有训、何家麟、顾柏岩


毕业后王大珩考取“史量才奖学金”而获得了留校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原打算随校南迁的王大珩不得不放弃学业去了青岛。1938年王大珩考取第六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同行之中还有比他高一届的清华学长彭桓武。

1940年王大珩获得伦敦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帝国理工学院不长期保存硕士论文。王大珩的论文《在有球差存在下的最佳焦点》经由导师推荐,于1941年在《伦敦物理学会会刊》上发表。多年后,在照相机技术上有较高成就的日本光学家小仓磐夫还提到,自己学生时代曾阅读过“王大珩先生青年时代的论文”,这影响到他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1941年春,因战争对光学玻璃的需求剧增,王大珩的目光转向了这一领域。他离开伦敦,前往谢菲尔德大学玻璃技术系,师从著名玻璃学家特纳学习玻璃炼制工艺,并进行玻璃光学性质的研究。

1942年,王大珩来到工业城市伯明翰,成为昌司玻璃公司研究试验部的一名物理师。他的稀土光学玻璃研究从此开始。其时正在做玻璃光学性质研究博士论文的王大珩因为一个偶然消息而进入昌司玻璃公司。这样一个抉择,对于他个人会带来什么样的重大转变,也许王大珩还不十分清楚。


而他知道新型光学玻璃开发研究的工作,“我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技术”。





友情链接:
“需当爱国者,莫忘中国魂”——“中华之光”王大珩(中)
“战略科学家”——王大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