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课”精选——“奇点”与包法利夫人之死

发布时间:2020-11-16 阅读次数:21012

近日,中国光学学会、美国光学学会深圳大学学生分会邀请香港科技大学王一副教授进行了一场关于“黑洞”的科普演讲。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罗杰.彭罗斯爵士,德国tianti 物理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美国天文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安德里亚.格兹,以表彰他们在黑洞理论和观测方面的贡献。王一老师的演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黑洞,黑洞从哪里来,黑洞真的“黑”吗?如何找到黑洞,“奇点”在哪里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两个明显“错误”,带来了“正确”的黑洞发现





与我们只差半页纸的距离——彭罗斯的论文如何“演绎”奇点的存在



“奇点"真的存在吗?——“包法利夫人为什么必须死?”“奇点”的生与包法利夫人的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有一天朋友去看福楼拜,看见他正在痛哭:“包法利夫人死了!”朋友不解:“哪一个包法利夫人?”福楼拜说:“就是我的《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朋友说:“既然是你自己的小说,你不愿她死去,就写她活过来嘛!”而福楼拜无可奈何地说:“写到这里,生活的逻辑让她非死不可,没有办法了!”

王一老师在回答“奇点”是否真的存在时,“顺便”讲了这一段故事。

从小说《包法利夫人》一开始,包法利夫人就逐渐走向死亡的结局,包法利夫人的死依从于小说呈现的生活逻辑。“奇点”产生于彭罗斯“完美”的逻辑演绎。而这两个故事的原动力在于对世界探究的激情,和世界本身的神秘。



“科普课”讲者 王一:
大连育明高中2001届毕业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麦吉尔大学、东京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霍金高级学者”。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资助,香港教育资助委员会青年学者奖。
研究领域包括早期宇宙、暗能量、黑洞、引力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