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光日”】中国光学学会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普教育基地:追光少年行,科学向未来——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1 阅读次数:105

5月16日,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2025年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苏州市望亭中心小学、太仓市经贸小学、高新区文星小学150余名师生参与了活动,共同探索科学奥秘。

本次开放日活动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开展了“光与未来”主题科普讲座、“文化探索”苏大博物馆参观、“名校之旅”领略苏大百年风华、“精神传承”科普基地参观等多项环节。现代光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陈煜,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孝进,学院副院长王晴、王长擂,学院党委专职组织员(副处职)曲宏,苏州市科协党委副书记徐钦、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陈军辉,以及苏州高新区文星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周竞,太仓市经贸小学工会主席、学校科技特色教育负责人陈骏,望亭中心小学德育处副主任朱玉娟等多位优秀教师代表出席。本次活动由曲宏主持。

活动伊始,陈煜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重点实验室在推动原始创新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方面的工作以及本次开放日的重要意义,期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点燃科学探索的火种,在求知道路上传承科学家精神,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王长擂以“从夸父逐日到追光而行”为题作科普讲座,引领同学们触摸新能源科技的前沿脉搏。他以生活中常见的共享单车、汽车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等为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潜力,并鼓励同学们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勇攀科学高峰。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谢安楠通过“荧幕解码”创新案例,以哪吒“闹”科技为切入点,从三头六臂探苍穹到少年造镜追星梦,带领同学们见证大国科技自信,并以潘君骅院士的传奇人生为蓝本,生动地讲述了这位杰出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和卓越贡献。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潘院士为榜样,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走进苏大博物馆,开启了一段充满历史与文化的探索之旅。通过参观与聆听讲解,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苏州大学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追光铸魂”科普教育基地。“潘君骅星”、嫦娥一号有效载荷、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器等模型直观地展现了光电人在航空航天国家重大工程领域方面的成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能源号牌、手机玻璃纹理装饰膜等展品展现了光电人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院士工作笔记、珍贵老照片、奖章、证书等科学家实物展品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丰富的内涵。同学们在“追光铸魂”科普教育基地中流连忘返,他们被这些展品所震撼,更坚定了他们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未来,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挥光学工程学科特色与优势,深入探索科学家精神教育新路径,通过各类开放日及主题教育活动,讲好科学家故事,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贯穿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工作中,为培养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力量,持续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